温州皮肤湿疹治疗中心

  • 来源:温州华医堂皮肤病专科
  • 时间:2014-09-24 23:15

  是一种常见的易发作的变态反应性,好发于头面、四肢屈侧及会阴等部位,常呈泛发或对称性分布。是多因性疾病,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密切相关。部分与内分泌功能紊乱,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;遗传因素亦为本病因素之一。温州华医堂皮肤病专科医生周秋根提醒:病因复杂给本病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。

 

  慢性湿疹湿疹中为常见的一种,他的发病原因狠复杂,如果在治疗上的方法选择不当,还会造成病情的加重。祖国医学认为湿疹是由于禀性不耐,风热内蕴,外感风邪,风湿热邪相搏,浸淫肌肤而成。其中“湿”是主要因素。由于湿邪粘腻、重浊、易变,故病多迁延,形态不定。而慢性湿疹是由于营血不足、湿热逗留,以致血虚伤阴,化燥生风,风燥湿热郁结,肌肤失养所致。

 

  现代湿疹的临床报道,早见于1953年。从60年代起,临床文章逐渐增多,有个案报道,亦有百例以上的大样本观察资料,多主张以内服与外治相结合,亦有应用针灸治疗本病的报道。进入八、九十年代后,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,对本病的病因病机等方面进行了深人研讨。如对湿疹的病因,历来医家多认为以风、湿、热、毒为主,通过长时间临床观察,发现血虚风燥亦为本病的病理机转之一。辨证分型方面正逐步趋向统一。治疗方面,在内服中药与外治法并重的基础上,又发掘出针灸、磁疗,单方验方疗法,使疗效进一步提高。目前本病的为80%~90%。

 

  与此同时,还进行了部分实验室研究,如为了判断含铅中药外用后能否经皮肤吸收而引起毒副作用,曾对使用含铅制剂的湿疹患者进行血、尿中含铅量变化的测定及动物实验研究。

 

  结果表明,含铅中药在外用过程中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,从而肯定了传统含铅中药制剂在临床中的实用价值。

 

  1、湿热内蕴 素体阳盛,嗜食炙膊厚味、酒、烟、浓茶、辛辣之品,脾胃受伐,运化失常,水湿内停,郁久化热,湿热互结壅于肌肤,影响气血运行,而发湿疹。

 

  2、外邪袭表 腠理素虚,加之经常涉水浸湿,湿性粘滞聚于肌腠,影响卫气宣发,营卫失和,血行不畅,外卫不固,易受风热之邪入侵,湿与风、热叁邪互相搏结,充于肌腠,浸淫肌肤,发为湿疹。

 

  3、脾虚湿阻 脾胃素虚,或因饮食失节,戕伤脾胃,致脾失健运,津液不布,水湿蓄积,停滞于内,浸淫肌肤,而发湿疹。

 

  4、血燥风胜 向为血热之躯,因七情过度,致心火炽盛,内扰心营,暗耗心血,血虚风胜,交织于肌肤,致肌腠失荣,疮疹迭起。

 

  慢性湿疹特点

 

  1、该型湿疹可在发伊始就呈慢性型,但多是从急性、亚急性演而成,还可见记急性湿疹反复在同一部位发生,终转变为慢湿疹。

 

  2、慢性湿疹好发于四肢,如手足、小腿、肘窝、腘窝等处,分布也多对称。皮损常是局限型,呈皮肤增厚、浸润、往成苔样变,色素沉着屡见不鲜,境界不甚清晰。

 

  3、患者常诉说剧痒难忍,遇热或夜幕降临时尤甚。病情缠绵,经年累月难得康复。在此期间,如局部治处欠妥或饮食刺激性食物,可使慢湿疹急发着,这时其临表如急性湿疹。

    

  慢性

 

  1、过敏性体质或有过敏性家族史者,要避免各种外界刺激,如热水烫洗、搔抓、日晒等,尽量避免易致敏和刺激性食物。

 

  2、生活要规律,注意劳逸结合。

 

  3、衣着宜宽松,以减少摩擦刺激,勿使化纤及毛织品直接接触皮肤。

 

  4、保持良好卫生习惯,勤换衣服,使皮肤保持清洁,忌用热水、肥皂等刺激性较强的洗涤剂洗患处,尽量避免用手指抓搔局部患处,并保持情绪安定,切勿焦虑、忧郁。

 

  5、饮食宜清淡而富于营养,忌食海腥发物及腥辣食物,如酒、烟、羊肉、鱼、虾等食品。平时保持大便通畅,睡眠充足。